很多人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国家机关控制后,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尤其是不了解法律知识的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个时候,先想到找律师,在涉嫌职务犯罪后请律师有用吗?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成为律师的前提是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背景。同时,在成为执业律师之前,我们都需要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加上过去的办案经验,这意味着他们往往有丰富的办案经验。这是律师相对于普通人的优势。聘请律师成为辩护人时,其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辩护律师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辩护律师和普通辩护人的区别。
有些人可能知道,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不仅律师可以成为辩护人、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监护人、亲友也可以委托为辩护人。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辩护人和辩护律师能发挥同样的作用?事实上,除了法律事实和办案经验的区别外,从法律规定来看,普通辩护人的权利与辩护律师的权利有明显的区别。
1、委托时间
自被侦查机关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但在调查过程中,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而不能委托其他非律师身份。只有在调查结束后,才能委托非律师身份的人作为辩护人。事实上,律师在时间上往往更有优势,因为律师越早介入,就越能帮助犯罪嫌疑人。
2、会见犯罪嫌疑人
当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时,辩护律师可以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见面和沟通,只需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即可。其他辩护人需要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才能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见面交流。
3、阅卷权
自人民检察院起诉案件审查之日起,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其它辩护人需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方可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要求律师涉嫌职务犯罪,因为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和知识背景可以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提供很多法律帮助。